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5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0:22
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通常翻译为“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可以让他们照着我们说的方向去做,但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在当年“批林批孔”的年代,这句话被作为孔夫子最重要的罪状之一。那个时候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翻身当家作主人,而你孔夫子居然还宣扬什么愚民*。这句话一般都解释成对于老百姓,只需要让他们听话、听从命令做事就行了,没必要让他们知道原因。
其实,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作为老百姓,又能真正知道多少事情呢?从古至今,那紫禁城里发生的事情,老百姓能知道多少呢?又为什么会如此呢?
以这句话为证,说“孔子愚民”、“儒家愚民”、“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核心就是‘愚民’两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句话不长,但是由于中国的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各种断句方式都可以解释出不同的意思来。短短10个字的断句竟有十几种之多,真是蔚为大观!至于对文义的解释,那就更令人目不暇接了,有些甚至南辕北辙。
下面列举有代表性的8种断句及其今译或解释(以近现代学者为主),略作梳理,让同学们自己选择和判断。
这是最常见的断句形式。但相同的断句,由于对孔子的感情、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学者们对文义的理解也并不完全一致,对一些字词的解释也有或大或小的差别,甚至从译成白话文的口吻语气中,也能明显感到各位学者不同的态度。
以下2例,断句虽然与以上诸家的相同,但对个别字词作出了新的解释,所以解读方向也大不一样。
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笔者谈一下自己看法。
我们都知道,句子释意不清,赶紧看上下文。可是《论语》是像《道德经》一样各章节并列通解,德经在前亦可,在后亦可的形式,还是有统一的、递进的逻辑思想的作品呢?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一起整编的,回忆固然是散乱的,但是编撰过程必然是有序的。这一点和悉达多的弟子们整理他的*不同,因为中国人比印度人更看重手写笔载,而佛家第一次*整理完全是口头记录,所以《论语》在书写前必然经过孔子几位学生审核真伪、编排次序的,一旦成书,千年无改,不会像释家对悉达多的原始教义产生那么多的分歧。
所以《论语》中每一章的每一句的存在,都有一定的论述逻辑在里面。我们自然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搞清楚这句话的正确理解。
《论语·泰伯篇》是讲什么呢?
《泰伯篇》论述的是“德政”。第一部分讲“何为德政”;第二部分讲“何德堪行德政”;第三部分讲“行德政的方法”;最后一部分举出古代德政的典范作为例证。所以这其实就是一篇关于“德政”的小论文,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在第二部分,用来说明主政者应该怎么样看待“德政”,遇见不同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是“仁”。孔子所理解的“德政”就是让每个人的道德都高尚,社会自然就发展得好,大家都讲“仁”,“德政”自然而行。
老子无为治国,孔子教化万民治国,都是淡化统治者的存在。这两种状态虽然是理想化的,但都是逻辑自洽的。
施行“德政”的逻辑,要求主政者成为道德典范,然后带领大家提高道德水平,完成“仁”治天下的“德政”。这种逻辑有问题吗?咱们现在不还讲究“先富起来一部分人,再带动大家致富”吗?虽然“富裕”和“仁德”不能同日而语,也是孔子思想终归只是理想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以榜样带动群众的思路是对的。
如果万民的德行都提升了,主政者还需要做其他事情吗?就不需要了,可以任由民众自己发展、自由发展,社会也不会出现*、纠纷。
这就叫“民可,使由之”。如果民众道德素养足够,那么就让其自由发展即可,不必有过多的干涉。
如果民众道德素质达不到怎么办?那就想办法教化他们,提高他们的素质,这就是“不可,使知之”。
我们只有了解了孔子的施政理念,在他的语境下解释出来这个句子的意思能合理地进行逻辑自洽,才是正确的理解。而“愚民”之说,是与孔子的理念相违背,那就必然是错误的。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又是称“万世之师”的圣人,最讲究的就是“教化”,也就是说通过诗书礼仪、楷模效应等,让全社会都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水平。这正是“使知之”的过程,怎么可能会“不可使知之”?
历代儒家典籍里的呼应
如果看一下儒家的一些文献典籍,就可以发现,尽管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的真实含义,长期以来不被人所理解。但实质含义近似的表达,在儒家典籍里却是屡见不鲜的。
《论语》本身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子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就是“愤”是内心本身有迫切强烈的的弄懂弄通的*,已经努力思考过了。而“悱”则是已经达到了一个有所得,想要表达但还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临界点了。
所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人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加以点拨启发。这个过程中施加的教育,就不是外在知识的强迫灌输,而是因势利导,是顺应人自身内在的需求愿望,是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这也是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精神相通。
《尚书.洪范》里说“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
这里的“极”可解释为理念、准则、原则的意思。前一句可解释为君主要树立其准则,就必须造福百姓,把五福遍施给庶民,只有这样庶民才会接受你的准则。并赐予你保有这个准则。后一句可解释为你能造福于人,人们才会把你的理念放在心上。
这里表达的意思,其实也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总之在面对古代圣贤的典籍时,大家千万不要用有色眼光来读,而是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自己对所处社会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周围环境乃至个人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才不会片面地理解古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丰厚的思想文化宝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1:40
这句话的含义大概是说不同阶级的人不可僭越。意思是说劳力者做属于劳力者的事,不要让他们知道劳心者的想法。这句话将人民和统治者完全分开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3:15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出自于《论语》之中,讽刺了当权者采用愚民*,认为老百姓也应该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求知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5:06
这句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一种断句读法,可以理解为在对待老百姓的态度上,可以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但不能让老百姓懂得这样做的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7:14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愿意听你的就顺着他们,老百姓不愿意听你的要弄清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