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3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1:53
柴”字有两种读音,分别是:“chái”和“zhài”。
汉字"柴",读作chái,一般泛指木柴,小木散材,姓氏等。另通"寨",读作zhài,意为防守的栅栏篱障。
具体释义如下:
1、形声。从木,从此,此亦声。"此"本义为"就餐"。"木"与"此"联合起来表示"边烧边吃的时候在手头的束薪"。本义:炉灶或篝火旁摆放的束薪。
2、同本义
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礼记·月令》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泛指木柴,小木散材,也指作燃料的木柴。柴
柴,小木散材也。--《说文》
树枳棘与薪柴。--《楚辞·愍命》。
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汉书·沟洫志》
4、又如:柴荆(乡里用木板、荆条编制而成的门);柴禾,用来点火、取暖(木柴;柴火;柴草);木柴;劈柴;柴水(打柴汲水);柴市(木柴交易处);柴山(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
5、枯枝,老木。如:柴立(有如枯木的站立。也用来形容人清瘦的样子)。
6、姓氏。
7、烧柴祭天。后又写作"祡"。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书·舜典》
柴望秩于山川。--《书·舜典》
柴于上帝。--《礼记·大传》
柴而望祀山川。--《礼记·王制》
8、注:"柴,祭天告至也。"
9、方言:干瘦,皮包骨。如:柴毁(身体衰瘦如枯柴);柴瘠(骨瘦如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1:54
关于古诗中“斜”“柴”的读音
古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教材注音为xié,而《教师教学用书》注音为xiá。又,《鹿柴》中的“柴”,《教师教学用书)注音为zhài,教材没有加注音。这是为什么?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獬镇新春小学 刘才元
“斜”的古读音为xiá,这从《山行》这首诗中也可看出来。诗中的二、四句的末一个字是“家”“花”,其韵腹都是a,因此首句的一个字一定押此韵,xiá的韵腹也是a,正好与二、四句押韵。
关于汉字的古读音(旧读音),教材一律不采取,这有利于教学。如“斜”字,教材为什么要特地注音为xié呢?就是不主张读古音xiá。“斜”字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是生字,原本是不需要注音的。当然,在教学时不妨告诉学生“斜”字古代读xiá,让学生知道原来是押韵的。再如“叶公好龙”的“叶”旧读shè,1963年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发表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表初稿》中,取消了旧读音shè,规定读yè,因此后来大家都读成“叶(yè)公好龙”。
再说《鹿柴》的“柴”字,它是“砦”的通假字,而“砦”又是“寨”的古字,所以应读成zhài。在古诗文中,凡是通假字,通什么字,就读什么音。如“公输盘不说”,“说”通“悦”,就要读成yuè色。
由此看来,《教师教学用书》将“斜”注音为xiá是不妥的,将“柴”注音为zhài是正确的。
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xypx/xy_jcdy/xydy2/200510/t20051025_231522.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1:54
柴
chái
烧火用的草木: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
烧柴祭天:“柴于上帝”。
瘦,不松软:柴鸡。柴心儿。
姓。
zhài
通“寨”。防守的栅栏篱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