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2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5:21
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刘昌亚在介绍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中提到,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3.5%。
刘昌亚表示,去年初中毛入学率如果是103%,控辍保学的力度在不断提高,我们劝返的学生回来,在初中进行义务教育的人数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会随着教育的逐步发展,人们受教育意识的逐步提高,慢慢和百分之百越来越接近,将来我们也在一定的时候使用初中净入学率的概念。
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超百分之百的原因:
刘昌亚回应称,毛入学率的概念是在初中阶段的在学人数,和学龄人口之间的比例。就是说,我们统计的初中的学龄人口应该是12-14岁,但是在初中阶段的在校生的年龄可能并不完全都在这个区间里,包括有过了学龄段再入学的,这个比例超出百分之百证明了学龄段的人口比在校生的人口少。
就是有学龄段之外的人在学校里就读,在这个学段里,比如在初中阶段。随着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熟,随着人们受教育观念越强,随着我们国家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越来越均衡,这种比例应该是越来越趋近于百分之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5:22
为什么会超过100%呢,这和毛入学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有关。毛入学率并不是粗略计算的意思,而是在分子中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大小。由于分子不考虑年龄大小,分母却*在学龄人口,所以就会出现分子大于分母,导致这样的计算结果。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中,中国初中毛入学率逐年提高,1990年为66.7%,2002年提高到90%,2006年达到97%。而正如新闻所说,2014年,这个数字已经高达103.5%。
由于无法准确知道未来年份学生年龄的分布情况,所以在确定未来年份的教育发展目标时,只能使用“毛入学率”。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教育情况,描述时“净入学率”和“毛入学率”两个指标均可以使用。
2014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2.万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翻一番还多。*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90%用于支持中西部,重点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从2010年起,中国进入人口红利下降期,劳动年龄人口(16岁至岁)占总人口比例从74.5%下降至2014年的73.4%。与此同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8.75%提高至11.01%。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13.72%提高至16.35%,已经明显超过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幅度,显示教育红利、人力资源红利大大抵消了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
评估发现,5年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教育相对滞后,社会上仍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教育目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表示,实践表明,有些改革特别是涉及存量的改革,仅凭发文件、立专项是不够的,必须多措并举,使改革最终步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5:22
毛入学率。指某学年度某级教育在校生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比例。在校生数中该学龄人数与相应学龄人口总数的比例为净入学率。标志教育相对规模和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入学率分为"毛入学率"和"净入学率"两种:"毛入学率"并不是粗略计算的意思,而是指公式中毛入学率计算分子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时,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大小(指某一级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与符合官方为该级教育所规定之年龄的总人口之比);而"净入学率"是指公式中计算分子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大小,即只包括与分母相同年龄段(18-22岁)的学生人数,小于18岁或大于22岁的学生不计算在内。对于现在和过去的高等教育,描述时"净入学率"和"毛入学率"两个指标均可以使用,但是,由于无法准确知道未来年份学生年龄的分布情况,所以在确定未来年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时,只能使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因未*在校生的“适龄”这个因素,导致毛入学率超过100%。也就是说实际入学人数大于应该入学的适龄学生数。……
可以简单的这样来理解:因为某些个人因素(比如:复读、留级、保留学籍后恢复上学、休学一段时间后继续上学的),导致实际上学人数高于适龄上学的人数。
当然,还有可能是外来学生入学多,导致入学学生人数超过适龄学生人数.
早年学籍管理漏洞多,一个学生改个名字,可重新报学籍报名上学,造成在校生数统计数学出错。近年来学籍管理才逐步规范,不排除一个学生报多个学籍导致的统计数据出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