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0:28
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成语复习
教学目的:积累成语,对本册每单元成语进行探究归类,巩固 和动用所学的成语。
一、 导课。
l、我们每学期都学习了许多成语,现在我们先来做个游 戏成语接龙,看谁接得快。 游戏规则:分小组接成语。错的或接不上的为失败则被淘 汰,胜的一组继续往下接。
2、游戏开始。
3、 导入:我们本学期又学了不少成语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来完成下面问题。
二、 复习:
1、 多媒体出示:
补充成语、并归类。
(满)面红光 (排)山(倒)海 芳草如(茵)
气(宇)轩昂 无(所)不(通) 文思如(涌)
生花(妙)笔 一见(倾)心 雷霆万(钧)
桃红(柳)绿 无(所)不(谈) 意在(笔)先
琴(棋)书画 老生(常)谈 情(同)骨肉
2、让学生读读上面的成语,按下面内容归类。
(1)写人物精神外貌的:满面红光 气宇轩昂
(2)写春天的:桃红柳绿 芳草如茵
(3)写威力大的:排山倒海 雷霆万钧
(4)写人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琴棋书画 无所不通
(5)写说话或谈论的:老生常谈 无所不谈
(6)写朋友情谊深的:一见倾心 情同骨肉
(7)写写作方面的:文思如涌 意在笔先 生花妙笔
2、 拓展练习。
3、 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成语请举例说说。
如:描写人物品质的、描写历史故事的、寓言故事、描写人多的等。
4、 课前老师布置每小组一个内容,收集有关成语方面的
趣题,先以小组说,然后每组派代表向同学们汇报。
如:(A)巧填成语。 (B)根据意思说成语。
(C)成 语猜谜。 (D)成语小故事等。
(1)先以小组练说。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6、说话练习。
同学们不仅要会说,而且也要会运用。请你把自己喜欢的 成语连成一句话或一段话说给大家听。
(1)指名说。
(2)评评、议议看谁的成语用的多,思想内容有意义。
三、总结:通过这一课的成语复习,同学们不但会说,而且也知道怎样运用,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课内的知识,还要注意学习和搜集课外的知识,只有这样才会获取更多的知识。
怎样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说: “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所谓读懂,就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弄懂词语、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的内容,感受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词语韵味,如何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呢?
一、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词语、句于是组成课文内容的基本单位,理解词语、句于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尤其对一些关键的词语、句予的感受,如我教14课《动物园的晚上》时是这样做的: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怎样介绍五种动物的睡觉情况的,并把有关重点词句划下来读一读,如: “趴、贴”。 “趴、绕、搁、闭、一动不动”。“倒挂、钩住” “侧身、枕、睡”。 “站着、躺着”。然后对照挂图让学生练读,学生很快地掌握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并很快的理解课文内容。再如:17课《井》一文的重点段是二至四自然段,这一部分运用“先总写后分述”的段式,描写了水井的特点。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默读或轻声读,画出每段中心甸,然后抓住‘井水很清很清。”、“井水很甜很甜。”、 “井水很凉很凉。”这三个总述句子,再让学生针对“清、甜、凉”这一特点找出具体事例,划出重点词。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议”和不同形式的“读”学生了解了这口水井的特点, 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还要回到整体进行“全文读”。
要反复朗读,做到声情并茂,直至熟读咸诵。这样学生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对作者的写作目的、表达方法也有进一步的深刻理解。
二、朗读品味,体会文章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一条捷径。 《大纲》要求:“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由于学生阅历的差异,对《但愿人长久》一文中苏轼思念弟弟的心情难以捉摸,我通过朗读、披文入情,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如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只有苏轼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我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来体会苏轼此时的心情,接着再让学生用心读一读,就不难理解了,苏轼和弟弟的手足之情通过一问一答、引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运用比较,感受语言韵味。
言为心声,准确、规范、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指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也就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内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运用比较、训练词句,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方法,因为有比较,方有鉴别。教学《雾凇》一文,我出示下面三个句子:
(1)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棱镀上了白银。
①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给松针、 柳枝镀 上了白银。
(3)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通过比较,学生自然地了解了雾凇形成过程之慢,同时也领悟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表达艺术。
一学期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的写作也是一个促进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