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女娲有哪些值得纪念的功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57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34

女娲神话的起源
女娲的神话,在《山海经》《楚辞》《礼记》等先秦文献史籍中就有了广泛的记载,说明最晚在战国时期,民间对女娲的神话就已经有了广泛和久远的流传。这比盘古在汉末三国才出现在典籍中可早太多了。
而将一个女性作为创世、造人的始祖,这种理念是很难起源自父系氏族社会的,可信的解读应该是,女娲崇拜应该始自母系氏族时代。也就是说,可能在炎黄时代,民间就有女娲神话的相似传说在流传。这是上古先民的记忆,不断的传颂下来,并伴随着部落的迁移、融合,逐渐扩散。

女娲根据自己的形象“抟土造人”
这是女娲给后世留下的最大的功绩,也是最为人熟知的女娲的神话内容。
在女娲之前,世界上存在神(例如女娲、共工、祝融等),却没有“人”的存在。是女娲在游历世间的时候,感受到了这天地间缺少了和自己相似的“人”,于是利用黄河中的泥土,根据自己的样貌捏出了“人”,并通过神力,让人成为了具有灵性、有智慧的真正的“人”。
女娲造人的神话,是华夏文明里,最早对于自我意识的探源——上古先民认为,“人”是神的映射(女娲于黄河中看到自己的倒影而想要造人),是神格赋予到人身上后形成的特殊物种。
后世因为统治阶级对统治合法性解释的需要,女娲造人的神话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女娲最先是用手亲自捏人,后来因为速度太慢,而选择用绳子蘸着淤泥甩在岸上,大量的泥点化为人形。用手捏出的,就是高贵的人,也就是统治阶级;用绳子甩出来的,就是普通百姓,是天然被统治的人群。
这听起来,和印度教的种姓制度起源有异曲同工之妙。

治洪水、灭恶兽、炼石补天——让人类延续下去,巩固了女娲作为人类母亲的形象
人就在女娲的手中诞生,第一次睁开了眼睛,认识了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很快就给了人类巨大的震动。
是真的震动,因为天塌了。
相传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爆发了一场大战,共工战败。他一怒之下撞向了不周山,将不周山撞塌。
而不周山,是撑天的天柱。天柱倒了,直接结果就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整个大地,不分东西南北,全部都陷入了各种各样的灾难之中:
天火蔓延不灭,洪水泛滥滔天,大地到处地震,遍地是食人的猛兽凶灵,空中飞的是捉人的鸷鸟恶龙。
用现代人可以想象的画面来说,就是到处都在火山喷发,到处都在天崩地裂,到处都是穷凶极恶的怪兽。
对,就是加强版的《2012》的场景,再加上《长城》里满地横行的饕餮怪兽。

天塌之后的恐怖三连
女娲不忍心自己亲手创造的人类消失在滔天的灾难里,于是她再度成为人类的保护神,而且在补天神话里,女娲的神力得到了更完整的体现:
战斗力 - 女娲扫灭了横行在大地上的恶兽,代表性的动作是击杀了黑龙,拯救了冀州百姓。这说明女娲在战斗在武力上,是很高的。对比西方的神话来讲,女娲兼备了希腊神话里雅典娜、北欧神话中女武神瓦尔基里的角色。
工匠能力 - 为了支撑倾斜的天,女娲先是斩断了巨鳌的四肢,使其成为支撑四极的天柱,然后炼化五色石,将天的窟窿填充*。这充满创造力的施工能力,放眼神话领域,是可以比肩希腊神话里的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的——他在奥林匹斯山上,是司掌火、火山、锻造、冶炼、工匠的神。
治水 - 女娲神话中,因为天倾导致的大洪水,是华夏文明里最早的大洪水记忆。这应该是人类幼年时期面临无计可施的大洪水,由心底产生的无可抵御的恐惧感代代相传下来的。

在关于女娲的神话中,有认为女娲是和伏羲处于相同时代,并且女娲与伏羲是兄妹及夫妻关系。我们经常看到的两个人首蛇身、尾部相交的壁画图案,就是女娲与伏羲。这类壁画,多见于东汉时期,说明女娲伏羲的神话,极有可能大成于东汉时期。

虽说女娲伏羲关系密切,但在后世的传说中,女娲更加神话,而伏羲却显得更加世俗化,这一点从功绩上我们可以感受出来:
我们看看女娲的功绩——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平洪水灭猛兽、置婚姻定人伦,这些大功,均是需要以无上神力才可能完成的。这大地上创造了人类,并且为了人类的福祉消弭了灾祸,这是中华文明里时代尊崇女娲娘娘的原因。
再看看伏羲的功绩——发明八卦、结网渔猎、创造文字,等。伏羲的功绩,是作为华夏民族的人文祖先,以人的智慧开创文明。这是他位列三皇的理由。
甚至在一些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身化万物的并不是盘古,而是女娲。也就是说,女娲的神话,是从源起的无天无地的状态开始。

总结
不同于盘古,女娲是华夏文明原创的神话传说,她的形象,继承了远至母系社会的上古记忆,而且贯穿了天地起源、人的传说、治水救世等最核心的神话事件。从这些来说,女娲的内容远比盘古还要丰富和精彩。将女娲称之为中国神话体系的第一大神,实至名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35

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一提及女娲,人们自然而然的会联想到与她有关的传说故事,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创制婚嫁、始创笙簧等,这些有关她功绩的传说故事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当你走进女娲的诞生地——秦安县陇城镇时,有关女娲功绩的传说故事则显得更加具体、更加亲近、更加生动,而且是家喻户晓。

传说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但还没有人类。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荒凉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勃勃起来才好。她走啊走,走得有些累了,就在一个泉边蹲了下来,澄澈的泉水映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女娲想着,就顺手在池塘边挖起一团土,和着泉水,在手里揉呀捏呀,揉捏成一个泥娃娃,把他放在地上,马上就活了起来。女娲一看他又跳又喊,活泼极了,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人”。女娲对“人”特别满意,于是她又动手做了许多会说话会走路的泥人。她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从此也就不再感到寂寞了。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还是感觉太慢,于是用一条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这就是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今天陇成镇北门内有一眼泉,冬夏不竭,水势极盛,当地人称它为“龙泉”相传就是女娲抟土造人时用的泉水。

(资料图片:龙泉取水)

在《风俗通》中有这样的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絙人也。”相传女娲历尽艰辛,在捏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人的同时,又捏了一男一女,男的叫阿哥,女的叫鹦儿,女娲作媒,让他俩婚配,繁衍后代。恩爱夫妻刚要繁衍生息,突然“四极废,九州裂”,大难不止。阿哥和鹦儿在灾难中失散,在救难中身亡。后来,阿哥和鹦儿竟变成了一对鹦哥鸟,飞来飞去紧紧跟随着为女娲效劳。女娲殁,鹦哥鸟为女娲哭葬。后来鹦哥鸟孵了一窝花蛋,孵出来的却是一对雌雄鸳鸯。这一对鸳鸯长大后,就在略阳川飞来飞去,一代一代往下传,后来就飞到了陇城八卦城,在城南门筑巢而栖。在略阳川就一直流传着“你从陇城城里过,不知道一对鸳鸯哪里卧?要知哪里是它窝,南门洞里为巢窝”的民谣。为了保护和留恋这对吉祥的鸳鸯鸟,当地人就在城南门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35

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有爱心,她给了她的孩子伟大的母爱,意志顽强。
《女娲补天》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的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也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看到这些,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许多小船,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冒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于是,她跑到山上,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可是,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小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先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36

为了三界芸芸众生,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补天用的七彩石,并把天补上。曾教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36

女娲补天,从此天上无洞,不会无缘无故下雨,女娲还有造人值得纪念的功绩。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