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3:52
初期他以观念小说如〈夜行巡查〉、〈外科室〉跃登文坛,后来受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主义及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写作风格也有了明显的转变。除了写小说之外,他也写诗,尤其钟爱诗人拜伦与叶慈的作品,偶然间发现这两位诗人都研究过北爱尔兰的妖精传说,便浑然忘我踏入灵异的神秘境域。童年的镜花因为常听母亲说一些江户传奇故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已埋下幻想的种子,只是等待萌芽而已。
当时流行的自然主义文学着重实证精神舍弃空想和美化,与泉镜花所追求的浪漫主义文学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受到文坛抨击与奚落的他,开始了自我放逐的隐居生活,他所居住的地方正是地处偏远充满传奇色彩的海边小镇「逗子」。这段期间他广泛涉猎江户怪谈、民俗学论述如柳田国男的《远野物语》、平田笃胤的《稻生物怪录》(泉镜花的《草迷宫》据此为底本)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源头和养份。他始终坚持以独创的修辞、耽美的语汇及模煳暧昧的语境来描写心中的桃花源,梦与现实是不是该有明确的界分,在他的眼中似乎并不是那么地重要,深层意识中长久压抑的爱恨情仇,反而能够透过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微妙互动,清晰地呈显在读者的面前。
镜花的小说文字里,充满处于阳世与阴间、黎明与黑暗、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想像,对读者而言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游移于两者边缘的灰色地带。对于受到歧视或差别待遇的团体,尤其是被排除在市民生活之外的人们,他深表同情,这种同理心在其作品中几乎随处可见。此外,文艺评论家川村凑也指出,对于山中他界(冥界)、与水相隔的异界(妖界)所产生的畏怖与憧憬之心,往往很自然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浮现,也呼应他长久以来神经质的生理反应。是这样荏弱敏感的体质造就了独特的「镜花文学」风格,反映出人情的多样化和复杂的精神面貌。
一般咸信「镜花文学」的阴性结构,与其丧母/恋母的情结必然有关,其幽玄耽美的文风,更是直接表现出感触与幻觉之间的晃动所带来的心灵震撼。耽美派作家永井荷风与谷崎润一郎,绝对是受到他的启蒙和影响,才会有《隅田川》、《墨东绮谭》、《刺青》、《春琴抄》等绝妙作品的诞生,就这点而言泉镜花的努力可说是居功厥伟。
泉镜花的作品,大部分是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没有一部是以大团圆为结局的。其中以《义血侠血》中走江湖的女艺人水岛友和马车夫村越欣弥的遭遇最为感人。 水岛友劝欣弥赴京学法律,答应接济他学费。几年后,欣弥快学成了,阿友预支的一百元工钱却被飞刀师(一种流浪艺人,专门表演左一刀右一刀地往*女人身上飞刀子的惊险绝技)抢了去。阿友怕欣弥等钱用,急得拿起飞刀师丢下的刀子就去从一对老夫妇那里抢到了一百元。老夫妇认出了她,她一时情急,为了灭口,就把他俩杀了。侦查当局凭着血迹斑斑的刀子逮捕了飞刀师。飞刀师招认抢了阿友的一百元,刀子也是他的,但不承认老夫妇是他杀害的。阿友则一口咬定飞刀师并没有抢她的钱,她身上的一百元是她原来预支的工钱。后来阿友和欣弥在法庭相遇。欣弥已做了代理检察官。他怀疑阿友是为了供他学费而犯的罪,但他为了忠于职守,仍要阿友如实招供。阿友出于对欣弥的爱,就彻底坦白了。欣弥把恩人作为杀人犯予以起诉。阿友被依法判处死刑。欣弥为了和恩人在来世结合,也用手*自杀。
《义血侠血》像泉镜花的另外一些作品一样,写一个人为了忠于职守,不得不做出牺牲。日本评论家奥野信太郎和村松定孝均提出由《义血侠血》改编的《泷白丝》可能受到我国京剧《玉堂春》的影响。《玉堂春》以大团圆告终,基调是浪漫主义的,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但是泉镜花周围的生活是那么冷酷,不容许他去粉饰现实,他就为人物安排了一个悲惨的结局。欣弥人为地结束了人生的旅途,只能指望在来世和恩人相聚。 同一年,泉镜花在《太阳》杂志上发表《恋爱与婚姻》一文,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的婚姻都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社会而缔结的。作为一个信奉儒教的国家,结婚是为了延续后代……父母教导女儿要一味谦恭、贞淑、温柔,却并不教她懂得爱情……还告诉她,婚姻乃终身大事,好女不事二夫。女子奉命而嫁,太可怜了。”
一个月后,他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用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短篇小说《外科室》的女主人公是一位贵族小姐。她在公园里和一个医科大学学生一见钟情。他俩自然不能交谈,因为小姐不但由两个女伴陪着,前后还有两个男仆。九年后,医科学生已成了著名的外科大夫,但始终未娶;小姐则嫁给了一位伯爵,生了一女。由于命运的捉弄,伯爵陪着夫人到外科室来,请大夫给夫人动*手术。夫人说她心中有个隐秘,坚决不让给她上麻药。手术即将完成时,夫人突然抓住大夫执刀的手。大夫问:“痛吗?”夫人说:“不,因为是你……”又脉脉含情地望着大夫说:“但是,你、你、大概不认得我了!”大夫面色苍白,浑身发颤地说:“我没有忘记。”夫人猛地把手术刀往自己的*深处一戳,嫣然一笑,死在手术台上。大夫也于同一天自尽。
在充满儒教色彩的封建社会道德下,养在深闺里的贵族小姐必须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门当户对的伯爵,爱情只能隐藏在内心深处。爱情越是被压抑,就越炽烈,以致甘愿在意中人手下挨刀,最后还用那把手术刀殉情。这里包含着对封建婚姻的谴责。 泉镜花对受尽欺凌压迫的下层人民怀有深切同情,他在早期的中篇小说《贫民俱乐部》(15)中塑造了一个浑身侠骨的女乞丐阿丹的形象。她处处替穷哥儿们打抱不平,伸张正义。《瞌睡看守》(19)则写一个老看守故意打瞌睡,好让囚犯们干活时能舒心一些,他知道这些囚犯十之*是穷得走投无路而犯罪的。
镜花关心被压在社会底层的艺伎的命运。在镜花的那些以惨遭蹂躏的艺伎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写得最出色的要算是《汤岛之恋》(19)了。原题《汤岛诣》,是到汤岛神社朝香之义。中文难以用三四个字来表达这种意境,故改译为《汤岛之恋》。这部中篇小说结构严谨,故事是环绕着神月梓和艺伎蝶吉之间曲折的爱情展开的,对话和叙述中不时夹以往事的回忆,烘托出梓的内心矛盾。梓出身寒苦,母亲是艺伎。姐妹们用血汗钱供他念完大学。由于他长得英俊,学问又好,做了玉司子爵家的上门女婿。他的妻子龙子七岁就到法国留学,为人高傲,和梓格格不入。梓便从家里出走,与他贫穷时结识的蝶吉亲近起来。蝶吉才十九岁,出污泥而不染,对梓是一片痴情。然而梓又念念不忘自己的社会地位,对于要不要帮助蝶吉脱离苦海,始终犹豫不决。蝶吉终于精神失常了,不断喊叫神月梓的名字,说他就是她丈夫。*因而把梓传了去。和梓有仇的一家小报记者也在场,梓料到他将会在报纸上恶意地散布自己的丑行,断送他的前程,于是,就拼命抱住蝶吉,一道跳进河里。两个人的坟紧紧地挨在一起。除了梓的生前好友外,做了寡妇的龙子也悄悄前来扫墓。她遇见他们后,苦苦哀求他们不要把此事告诉任何人。
19年的新年宴会上,泉镜花和艺伎桃太郎结识,两人情投意合。《汤岛之恋》是当年十二月出版的,在阿蝶身上,我们处处可以看到桃太郎的影子。桃太郎原名阿铃,恰好和镜花的亡母同名。镜花为她赎身,跟她同居。但是由于老师尾崎红叶坚决反对,镜花*同阿铃分手。直到尾崎于1903年去世,镜花才和阿铃正式结婚。
镜花的《妇系图》(1907)就是以这一事件为背景的。主人公早濑主税同艺伎阿茑相好,但是*不同意他与阿茑结婚。*的女儿钟情于主税,*却又嫌他门第低,把女儿嫁给了医院的少东家。主税揭发少东家的隐私,迫使他和他的两个妹妹自尽。艺伎阿茑最后病死,主税也自杀身亡。
这两*篇小说的宗旨是反对门第婚姻,反对社会上对艺伎的偏见与歧视。在现实生活中,镜花却与阿铃一道过了三十六年幸福的岁月,她不但是镜花生活中的伴侣,也是创作生涯上的伴侣,与她结缡后,镜花的作品在艺术上臻于成熟。 泉镜花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高野圣僧》(1900)和《和歌灯》(1910)。《高野圣僧》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带有神话色彩。“我”在越前敦贺的旅店里听一个云游僧讲述他过去的一段经历。事后“我”才知道这位僧侣是六明寺的高僧,名叫宗朝。宗朝年轻时,有一次从出发到信州。他迷了路,遭到蛇的袭击,天黑后好容易才在深山里找到一座孤零零的茅屋。里面住着个白痴,还有他的美貌的妻子和一个老汉。美女带宗朝到瀑布下去洗澡,回来后,老汉说:“你怎么原样回来啦?”事后他才知道,凡是跟着美女去洗澡的男子,由于存心不良,回来的时候都变成了猴、马或其他鸟兽。奇禽怪兽围着茅屋叫了一宵,宗朝不断念诵《陀罗尼经》。第二天,宗朝又上了路,来到头天的瀑布那里。他踌躇不决,想折回去找那位美女。这当儿,那个老汉来了,告诉他,美女神通广大,昨晚的那些鸟兽都是她用妖术变的,这就是那些不安分的男子的下场。宗朝亏得佛法保佑,才保全了自己。
日本当代评论家吉田精一认为《高野圣僧》所描绘的境界,是泉镜花心目中的人生缩图。爬满了蛇的崎岖山路,象征着苦难的历程。美人和白痴结为夫妻,代表着封建包办婚姻。那些淫荡的男子受到报应,统统变成畜生,虔诚的云游僧则得以幸免。故事情节虽然荒诞,由于泉镜花的语言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用精炼优美的词句来描绘皎洁明月下的溪流和瀑布,阴森恐怖的小茅屋,神秘的美女和鸟兽,创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环境气氛,读起来既离奇又*真。当时的评价甚至一度超越他的老师尾崎红叶。与其说他的作品类似传奇小说,本质上更接近歌舞伎和净琉璃(木偶戏)的戏剧表现,经常被改编成舞台剧上演,同为金泽出身的漫画家波津彬子曾将他的三大剧作〈天守物语〉、〈夜叉池〉与〈海神别庄〉改编成漫画收录在《镜花梦幻》。
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鹤田欣也把《高野圣僧》和夏目漱石的《草枕》(1906,中译本改题《旅宿》)、川端康成的《雪国》(1935—1948)、安部公房的《砂女》(1962)相提并论,认为日本近代化的过程过于迅速,敏感的作家们有点不能接受,便创造了这样一个梦幻的世界。
镜花笔下的妇女,大都是在封建残余的习惯势力下挣扎的弱小者,他对她们寄予同情,从而塑造了这样一个神通广大、任意摆布胡作非为的男人的女子形象。 《和歌灯》的背景是桑名的一家叫做“凑屋”的旅店。主人公恩地喜多八是个驰名的能乐演员。三年前,由于擅长谣曲的按摩宗山为人傲慢,喜多八狠狠地惩罚了他,宗山气愤而死。因此,喜多八的养父(叔叔)恩地源三郎将他逐出家门,禁止他再表演谣曲。喜多八只得到处漂泊。有一天,他又来到桑名。当晚,两位颇有风趣的老人在“凑屋”旅店下榻,招来一个艺伎。艺伎说她不会拉三弦,却跳了一段《海人舞》。原来艺伎就是按摩宗山之女,名叫三重,舞蹈还是喜多八偶然教会她的。两位老人是恩地源三郎和当代首屈一指的鼓手边见秀之进。他们一看见三重的舞蹈,就知道是谁传授给她的。于是,源三郎吟唱,秀之进击鼓伴奏,叫三重再度表演了一番。喜多八正在小店里饮酒,被鼓声所吸引,来到“凑屋”门前。宗山的亡灵也闻声而至,喜多八把这个鬼魂压在自己身下,配合室内传来的曲调低吟。
《和歌灯》的结构很别致,写作手法上接近于日本谣曲。当天晚上发生的事和三年前的往事,交叉着展现在读者面前,情节是按照谣曲“序、破、急”的固定层次发展的。开头(序段)酝酿气氛,接着(破段)介绍情况,最后(急段),全文在迷离恍惚间进入*,旋即结束。
吉田精一认为,日本人应当以产生了泉镜花这样一位作家及《和歌灯》这样一部作品而引为自豪。 我们还可以通过泉镜花的两篇小说来了解他的为人,以及他对中日甲午战争的态度。
自1868年的明治维新以来,由于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为强占朝鲜和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作了长期的准备。14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当时,有些日本作家也跟着那股黑旋风转,鼓吹对外侵略,如德富芦花的长篇小说《不如归》(18),国木田独步在报纸上连载的长篇报告文学《爱弟通信》(15)等。泉镜花所持的立场则不同。甲午战争结束后不久,他在16年1月发表了《海城发电》和《琵琶传》。《海城发电》的背景是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我国海城。一个日本卫生兵在战争中做了中*队的俘虏。在拘留期间,他发挥了自己的专长,救死扶伤,因而受到中*队的表扬,给他奖状,并把他释放了。有个叫梨花的姑娘爱上了他,带病跑来找他,被一群在日本军队里打杂的军夫抓住。军夫的头子审问被放回来的卫生兵,说他一定有叛国行为,否则中*队不会给他奖状。他坚决否认。头子便叫人把梨花带出来,当众将她*致死。大家走掉后,在场的唯一的英国记者马上给本国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日本军队里,有因完成红十字会的义务,由敌人赠与了感谢状,而成为卖*的;也有军夫出于敌忾心而逮住清国病妇,横加蹂躏,而成了爱国者。这是多么尖锐的讽刺,饱含着多么伟大的正义感!这里我们既可以看到泉镜花对刚刚露头的军国主义的深恶痛绝,也可以看到他的正直是超出国界的。
在《琵琶传》中,正面人物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逃兵,而作为武士道化身的一个军官则是反面人物。逃兵被*决,军官则在开*打死自己的妻子(逃兵的*)的同时,被她活活咬断喉咙而死,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在举国上下被卷入战争狂热的时期发表这样同侵略性的国策针锋相对的作品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作者逝世后,岩波书店在1940至1942年间出版的《镜花全集》里就未能收入这两篇,直到战后才重见天日。